首页捷报比分:协会网站会员注册/修改加入协会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English
中国兽药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子刊物 > 网络文摘 >

农业农村部:《2020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

时间:2020-02-25 14:52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admin 点击: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捷报比分: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党组工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我部制定了《2020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0223

   

2020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部署要求,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大力推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切实打好农业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谋划十四五各项工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实支撑。 

  一、着力强化科技扶贫 

  (一)持续加大产业技术专家帮扶力度。毫不松懈抓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定点扶贫县专家对接指导,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坚持精准服务导向,巩固完善科技服务团下基层、推技术、扶产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在52个未脱贫县和部定点扶贫县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坚持轻简适用导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开发推广力度;坚持特色品牌导向,加强企业的引进与扶持,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支撑,全力推动发展贫困地区特色富民产业。 

  (二)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继续在贫困地区落实特聘农技员计划全覆盖、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完善特聘农技员招募条件,壮大队伍、提升质量,遴选推介一批最受欢迎的特聘农技员。细化基层农技人员对口帮扶贫困村任务,将帮扶工作纳入补助项目绩效考评。加大倾斜力度,加快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大力提高脱贫致富培训针对性。加大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三区三州、环京津和定点扶贫县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行动。加大贫困地区师资培训和专用教材开发力度,组织教育培训机构送教进村,开设产业小班,提高贫困农民参与度。结合技术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开展专题培训,推进培训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二、着力提高科技创新的产业贡献度 

  (四)加强基础前沿储备。面向国际前沿,围绕生物种业、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领域,强化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继续组织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进一步强化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和产品熟化,推进优良新品系遴选和第三方验证,夯实产业化基础。办好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 

  (五)加力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时坚,强化攻关团队的协同协作,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程,推进综合防控技术应用,在生猪大县实施特聘防疫员计划;紧盯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和重点防范区,研究示范抗性品种、绿色高效药剂。加快培育粮油、畜牧水产等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攻克小麦赤霉病、柑橘黄龙病防控等技术难题,集成水稻机插、玉米籽粒机收、果蔬机械采摘、畜禽水产设施养殖等技术,加快解决耕地保育、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淡水养殖减量提质等关键技术瓶颈。 

  (六)夯实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基础。优化农业农村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建设100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持续开展土壤质量、农业环境、病虫害等长期定位监测观测,强化数据汇集、分析和利用。推动重大设施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加大科技人员交流,推进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基地建设。 

  (七)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突出重点,管控源头,严厉打击非法研究、试验、制种、经营、种植、加工和进口等行为。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从业者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制度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创制网络传播科普精品,创新科普大赛、现场体验、网络直播等形式,持续推进科普活动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媒体、进社区。 

  三、着力加快农业科技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 

  (八)打造产业科技战略力量。推进产业与学科纵横交织,技术产品产业点线面结合,建设立体网络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升级版。坚持长期稳定支持方式,优化体系布局,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加强技术短板研发岗位建设,组建好农业智能化、植物保护等横向共性技术创新团队,推进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体系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围绕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技术集成,推动全要素在县域集聚,打造100个科技引领一县一业强县。 

  (九)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高质量运行,加快联盟实体化,推动形成一批行业标准、优质品牌和技术模式。加快建设南京、广州、成都、太谷等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完善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快引进高水平团队、高科技企业和高质量基金入驻落地,加快定向协同攻关、成果就地转化,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科企融合,鼓励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型农业企业。 

  (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绩效分类评价改革试点,突出主体定位与核心使命、突出产业贡献,建立完善符合农业产业规律、科技创新规律的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深化种业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赋予科技人员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激励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放活机构、放活人才、放活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建设。 

  (十一)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大力培养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创新团队及涉农企业人才。突出植根产业、服务农村,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农业领域高级专家研修班。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境)访问研修。 

  四、着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十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不断完善政产学研推用协同机制。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准的考评体系,推行实际贡献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完善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农技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前提下,进入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加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绩效管理,实现全程全覆盖。 

  (十三)加强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办好农技推广骨干人员、管理人员示范培训班。鼓励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支持农技人员在职研修,增强专业技能。鼓励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方式,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培养年轻高素质人才。鼓励支持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农技服务。不断丰富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内容和功能,提升基层农技人员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十四)打造农业科技转化示范样板。建设100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组织开展10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结合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基地建设,推进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企。打造智慧农场、生态循环农场等展示样板。建设1000个科技引领一村(乡)一品村镇。 

  五、着力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十五)推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围绕全产业链,分类分层分模块开展培训,组织产业扶贫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专业种养加能手等4个培养行动,全年培训100万人次,择优推介一批致富带富典型。开展高素质农民数据信息统计监测。着力开展师资和管理者培训,强化农广校培训组织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十六)促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统筹涉农高校、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基层组织带头人、乡村产业带头人及青年农民为重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施定向培养计划。开展百所重点院校创建行动,推动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改革。强化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十七)拓展高素质农民发展路径。鼓励组建专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促进农民合作发展。推进农民培育与金融担保、电商营销等服务相衔接。依托科教云平台提供技术、政策、信息等综合性服务。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农民致富带富技能大赛,宣传展示高素质农民风采。鼓励高素质农民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六、着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十八)全面强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一图一表治理清单,推行分类管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作物,开展联合攻关,一域一策精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在轻中度污染耕地推广安全利用技术,对重度污染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全年实施面积5000万亩。以土壤重金属、农田氮磷排放、秸秆地膜为重点,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构建例行监测制度。适时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成果。 

  (十九)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打造全域全量利用典型样板。探索完善秸秆利用区域补偿制度,试点范围扩展到黑龙江全省及辽宁、吉林、内蒙古部分地区。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推动建立秸秆利用与财政支持挂钩激励机制。以东北玉米秸秆、华北小麦秸秆、西北棉花秸秆等为重点,加快推广一批技术模式。 

  (二十)加快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出台《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推进全程监管。强化准入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地膜。建设一批农膜回收重点县,推广典型模式,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加厚地膜应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机械化捡拾回收。试点创设区域农膜回收绿色补贴政策。 

  (二十一)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加强沼渣沼液高质利用,加快处置废旧农村沼气设施。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打捆直燃供暖、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供气供热和太阳能利用等技术模式,打造一批农村能源多能互补、清洁供暖示范点。举办农村清洁炉具博览会,加快高效节能炉具推广应用。 

  (二十二)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完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加大农业类珍稀濒危物种资源抢救性保护力度。新建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工程。推进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县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