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皮革产业集聚需强化纵向延伸
时间:2008-06-11 10:14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点击:
次
珠三角皮革产业集聚需强化纵向延伸
2008年05月30日08:48 中国工业地产
投资规模空前的一大批重工业正在珠三角形成新的产业集聚。 所谓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分为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 顾名思义,横向集聚指的就是同一类型不同规模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而纵向集聚往往是在一个地区,由一两个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在周围成长起了一系列为其配套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集群,并形成了上下游、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联的产业链条。 虽然珠三角产业集聚走在全国前列,但也暴露了不少弊端,其中缺乏纵向集聚,缺少纵向关联性,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是最需解决的问题。 遭遇环境资源瓶颈 佛山南海罗村的制革业久负盛名,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和废气对水及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虽然大部分制革企业采取了一定的处理措施,但废水排放还是难以达标。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对环保的要求和制革行业的长远发展,罗村要求皮革企业加大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并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强行的关、停、并、转措施。但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当地大部分皮革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根本不可能承担高额环保设备的成本,只能搬迁、关闭,或者转行生产其他产品。一番治理过后,罗村制革企业所剩无几。连基数都保证不了,何谈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持续发展,这其实是与循环经济的宗旨不谋而合的。 今年年初的珠三角企业倒闭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只是企业的关闭和搬迁,却折射出珠三角产业集聚的一些弊端: 一、就目前而言,参与珠三角的产业集聚的还停留在劳动力密集型、能耗高、技术含量较低、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 二、政府对产业集聚的规划引导不够。由于珠三角产业集聚走的是市场化驱动之路,大多是自发集聚和发展起来,产业规划、产业链配套方面的规划明显不足,造成大量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严重; 三、珠三角企业的“头”和“尾巴”都在外面,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工厂或者生产车间,因此,产业集聚只停留在加工生产环节,产业配套不足,严重制约了集群优势的发挥。不少号称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道路、通讯、排水、排污等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珠三角产业集聚中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受规模和生产成本的制约,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保障差。 纵向集聚有待强化 产业集聚本身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形成规模化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良好运作。但珠三角产业集聚目前尚停留在初级分工阶段,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横向集聚。这种集聚只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并没有考虑到有机的融合,容易产生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上下游产业联系不紧密、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 国内工业园遍地开花,都打着“产业集聚”的旗号,但实际上大多数都只是以上说的横向集聚,这样的发展态势并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只会造成捷报比分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产业集聚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纵向集聚则不同,它要求各集聚区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少数领域以取得纵深推进,适度发展一些大企业以便把分工引向深入发展,也就是“龙头企业”效应,一些发展突出的工业园区往往都采用这样的模式。 广州花都的汽车产业集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短短几年,花都几乎是从零起步,借助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和构筑工业卫星城市的“北优”战略,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汽车城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一座最有竞争力的国际汽车城。世界上所有成功的汽车城都有一个世界有名的汽车主机厂,花都也不例外,这也是其汽车产业集聚成功的主要原因:风神汽车的入驻,花都汽车城第一期几百倾土地很快被四十多家拟近厂设厂的全球各地瞄准日产系配套的汽车配件厂一抢而空;研发中心的落户,更使得花都汽车城的主管官员和开发商按捺不住笑容,汽车界的马太效应:越强的配套能力越能吸引汽车配件厂商。由此,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形成。 民企热情膨胀 珠三角产业集聚虽有软肋,但近期一大批重工业项目的尘埃落定,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珠三角强大的民营资本,也为珠三角产业集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东莞的时装、南海的铝、江门的“咪头”、中山的灯……只要对珠三角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能说出这些地方特色。正是产业集聚,将这些原本零散的民营企业通过“合纵连横”串到一起,形成规模效应。 据统计,在珠三角的404个建制镇中,超过100家是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这其中包括佛山、中山、东莞以纺织和服装产业为主的集聚区,也包括佛山、潮州、云浮以陶瓷和建材产业为主的集聚区。民企扎堆专业镇,正在将珠三角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的火热,其实与珠三角各大城市提倡的总部经济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广大民营企业的参与,既能将中小企业的优势聚合起来,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规模化,而且还能弥补单个民营企业资本资源等各方面的劣势。 这几年珠三角地区大力建设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其实出发点正是促成产业集聚,形成“聚能环”,但实际操作中还是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究其根本,还在于产业集聚的纵向延伸不足。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