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捷报比分:协会网站会员注册/修改加入协会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English
中国兽药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保 >

2011年四川畜牧经济的九项重点工作

时间:2011-02-22 09:52来源:农业部网站 作者: 点击:
1、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要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继续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大外系三元杂交猪推广力度,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0万头。用好畜牧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争取启动南方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以草换肉奶”工程,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小家畜禽,提高非猪产业比重,提高养殖效益。二要优化品质结构。抓住国家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强动物、草种新品种选育推广及配套技术开发与运用,推进畜禽牧草种业发展。深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构建主导产业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力争全省生猪外三元杂交面提高3—5个百分点,牛、羊、禽、兔良种面有明显提高。三要优化种养结构。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与草食牲畜发展规划布局相适应,配套发展青贮玉米、人工种草,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饲料玉米基地,增加省内饲料粮和优质牧草供应,降低畜禽养殖成本。

  2、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

  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是“十二五”加快转变我省畜牧生产方式的重大举措,是解决诸多矛盾的关键所在。要在去年标准化生产推进年活动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推进。结合农业部示范创建工作,今年全面启动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除国家实施的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外,我省增加肉(獭)兔、牦牛等特色畜种。各地要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一是根据盆地、丘区和山区等不同地区特点,总结推广一批适应性更强、更切合实际的畜禽规模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今年我省要制订出台林下养鸡生产技术规程。二是认真总结现有标准化示范小区的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组织养殖户现场学习培训,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不断复制推广,真正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小区,带动一片养殖户,培训一批骨干,提升整体实力。三是各地要加强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建设的监管与指导,依法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所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尤其是部、省级示范小区都应达到无公害生产基地标准,并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建设。省局将制定标准化示范小区建设管理办法,建立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通过实施标准化示范工程,力争今年创建100个国家和省级示范小区,主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3、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实际带动。一要着力提升带动能力

  集中培育和引进一批销售收入产业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畜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带动能力。二要着力完善带动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进入畜牧产业化链条中农户家庭干不了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特别注意从机制和政策设计上扶持龙头企业一头发展种禽畜场、精深加工、现代物流营销,一头参与基地建设,与养殖户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三要着力增强带动实效。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发展模式,把畜牧产业发展的效果真正落实到农民增收上,确保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受益、持续受益、长期受益。今后评选龙头企业、安排项目资金都要把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一个基本条件。

  4、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

   一要坚持畜牧业布局与种植业发展相结合,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纳量相匹配的原则,科学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布局和规模,实行区域内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等资源,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经济模式,尽可能通过农田渠系、滴灌管网把畜禽排泄物或沼液排到农田,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二要坚持畜牧养殖与环保产业发展相促进。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变被动的粪污处理成本性投入为主动的生产性投入,积极发展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鼓励大型养殖小区利用沼气发电。三要坚持养殖小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在新村建设中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将沼气池建设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相配套,既解决清洁能源问题,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美化净化农村环境。

  5、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大力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努力实现草畜平衡,切实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人草畜和谐发展。进一步抓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结合牧民定居行动、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加快草地改良和牲畜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牧区优势特色畜牧业,做到“牧民有住房、牲畜有棚圈、草地有围栏、冬春有贮草”,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加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抗灾保畜等草原防灾减灾工作,保护好草原生产能力。指导红原、炉霍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6、完善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

  各地要结合实际,完善推广“六方合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产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集中建设标准化圈舍的养殖小区(园区)发展模式,引导分散农户转变发展方式,进入现代畜牧业。做到凡是形成一定规模主导产业的,都要有各种形式的龙头带动;凡是发展的主导产业,都有要农民为主体的专合组织;凡是统一规划的产业基地,都要探索“大园区、小业主”模式。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各地要把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着力重点,积极推动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向法人社方向发展,推动农户由自然人向法人社成员转变。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联结机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话语权和博弈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7、切实加强产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一是巩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处置和引种管理等关键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二是加强市、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和基地一体化认证,继续实施饲料、兽药 “全覆盖”检测和“放心肉”工程,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提高畜产品监测频次和密度,切实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源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切实提高养殖农户的风险防范能力。大力推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争取扩大优势畜禽品种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户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营销;建立风险调节金,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之间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建立以峰填谷的机制;引导养殖专业合社、营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生猪远期交易,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8、全面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地震灾区要严格按照灾后恢复建重建规划,以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种畜禽场、草地植被修复等尚未完工的恢复重建项目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全面完成灾后重建扫尾工作。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维护好管理好运营好各类重建设施,切实发挥项目功效。全力推进灾区畜牧业发展振兴,按照《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立足特色资源优势,细化畜牧业发展振兴方案,依托恢复重建的畜牧产业基地(小区、园区),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推进灾区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灾区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

  9、狠抓系统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推动现代畜牧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一要加强统计监测和学习调研。统计监测是畜牧业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畜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关键切入点,也是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数字不明、情况不清,行业管理无从谈起,更说不上科学发展。从今年起,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是由国家统计局驻川调查总队负责,为客观真实反映畜牧业发展水平,各地要注意与调查队和统计部门沟通,准确掌握当地计账户分布情况,从项目安排上关心支持他们发展畜牧产业。同时,要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着力研究事关现代畜牧业发展全局性重大问题和畜牧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要加强执法能力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畜牧业“四法三条例” 学习,规范部门执法行为,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畜牧兽医部门的职责。要把关注民生、解除民困、帮助民富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的政治任务,继续发扬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做到重实际、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营造 “提升能力、真情为民、崇尚实干、坚守清廉”的行业新风。三要加强协作。系统内部要讲团结、讲大局,加强上下联动,发挥整体作战能力;对外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形成推进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工作合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