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者:晨曦 时间:2008-11-4
“三鹿奶粉事件”暴发后,鲜奶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很多奶农只能把刚挤出的奶倒掉、喂猪,甚至有人开始贱价卖牛。“广元蛆橘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柑橘大量滞销,很多积压的橘子开始发热烂掉,橘农、运输商、经销商损失惨重。香港等地发现“三聚氰胺鸡蛋”之后,鸡蛋销量大幅降低,无数积压的鸡蛋即将过期变质,很多养鸡户不得不大量杀鸡……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奶农、橘农、鸡农这“三农”哀鸿遍野。
市场就是这样,一旦某些产品出现问题,就会殃及整个行业。农业尤其如此。但绝大多数“三农”确实是无辜的。农民本来就很不容易,偏又遇上如此无妄之灾,实在令人同情。那么,如何才能拯救这些无辜的“三农”呢?
市场从来就不相信眼泪。在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上,谁也不会去同情别人。因此,指望人们的同情心是不行的。
我曾经想:在事关农民整体利益的问题上,为了避免“牵连弗届”性的损失,政府能不能更“包容”一些?比如有关部门都不去检测可疑的食品,或者查出问题后先不声张而是悄悄地解决?但这样肯定更不行。因为政府既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也要保护公众的利益,而“捂盖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再者,在现在的信息时代,“捂”也很难奏效。因此,指望政府“手下留情”肯定不可行。
除此之外,是不是就无计可施了呢?当然也不是。我认为,要有效地缓解“三农”面临的困境,最重要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不再吃橘子、鸡蛋,主要是因为有些地方的部分商品被查出了问题,以至于消费者普遍以为吃了这一类食品,就会危害健康。问题真的严重到了那种程度吗?其实不然。首先,有问题的奶品、橘子和鸡蛋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少;而且,即使是吃了问题橘子或鸡蛋也不一定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比如,据香港食物中心公告称,三聚氰胺含量为2.9ppm的鸡蛋,如一个10公斤(约3岁)的幼童每天食用约1.1公斤或约24只这种鸡蛋,或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食用约283只该产品,其摄入的三聚氰胺才会超标。世界卫生组织28日称,在中国香港检测出的含有三聚氰胺的鸡蛋不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这些信息虽然也有媒体报道,但它被淹没在海量的“问题”信息之中,已然恐慌的消费者可能也在下意识地“忽略”这样的信息,于是造成了公众认识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状况,而这也正是“三农”的灾难之源。
既然如此,拯救“三农”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检验检疫的力度。高密度、高频率地以权威的检验检疫结果对冲负面的信息。老百姓不是担心本地的鸡蛋有毒吗?那么,政府用检验结果明确地告诉公众:本地的鸡蛋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平时每周检测一次,现在每天检测一次;今天抽检这里,明天抽检那里……不断地向消费者输送“放心丸”。老百姓不是怀疑本地的橘子有蛆吗?那好,职能部门及其专家应用事实和理论告诉大家:本地的橘子没有抽检出蛆虫,或者个别橘子发现了蛆虫,但那是正常现象,即使不慎误食也不会危害健康。另一方面,媒体也应该加大正面引导的力度。前文所说的那些政府信息,通过媒体才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作为媒体,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各方面的信息,而不能只热衷于报道问题性的事件。事实上,目前出现的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媒体报道严重失衡的结果。
当然,市场的“传染性”在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遏制。即使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些人可能仍然觉得“避”为上策,但误解的消除至少可以把那些“因误解而拒绝”的消费者拉回来,也有助于整体消费理性的尽早回归。
不管怎么说,“三农”大都是很无辜的,也是很无助的。对于政府和媒体以及社会各界来说,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被殃及的“三农”,既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