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9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晨曦 面对2008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动荡,跨国制药巨头纷纷采取裁员、调整经营策略等手段以应对,而唯独在中国表现得相对平静??一方面,继续稳步推进已有业务,另一方面又低调而目标鲜明地加大投资。 2008年,礼来的销售业绩继续保持了前两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胰岛素领域的增长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所有业务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其中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30%……在2009年,外资药企的业绩增长和加大投资已经无须质疑。时值中国新医改方案正式露出水面和逐步试点推广的第一年,外资药企对新医改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保持强劲增长 记者:金融风暴对公司在华的发展影响几何,尤其在业务和战略方面? 戴文睿:医药行业是一个具有刚性需求的独特产业,虽然也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总体前景还是乐观的。中国仍然是我们增长的一个巨大动力。有关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不含OTC和中成药)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因此对我们而言,中国是一个战略意义非凡的重要市场。礼来不但不会减少对中国的投资,还将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和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会在市场销售、生产以及研发方面陆续推出新的投资计划。 礼来全球研发中国总部2008年10月15日在上海张江成立。礼来在中国的研发策略是礼来全球将药物研发从自主研发的制药公司模式(FIPCo)转变为合作研发的医药网络(FIPNet)模式的体现,同时也为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研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在市场销售方面,礼来的销售团队已由2005年的700余人壮大到如今的1300多人,并且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扩大我们的销售规模。此外,近期礼来还将对在苏州的工厂进行扩建。 庞纳博:到今天为止没有实质的影响。一方面是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长与国际金融环境没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勃林格殷格翰的业务发展取决于市场本身的发展趋势。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是积极的。目前公司在华的业务发展战略没有变化,但我们会依据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中国公司已更早、更系统地参与到勃林格殷格翰全球的新药开发进程中。我们在中国研发上的投入会有极大的增加。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业务战略发展项目,目前仍在探讨过程中。 杨伟强:从金融风暴对跨国药企的影响来看,主要是科研投入在减少,研发费用越来越高,“重磅炸弹”越来越少。但是金融风暴也促使跨国药企更重视中国市场,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是医疗、医药永远是避风港,经济下沉对医药市场没有大的冲击,强生、GSK等制药公司的股价始终与过去几年差不多,有些还在往上走。二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海啸需要中国来救世界,中国在所有受到金融风暴波及的国家中受到的影响更小,跨国企业要继续投资,投到哪里去?就是投到中国去。 但是,金融风暴也促使跨国公司的投资更为理性,投资包括加大投入,还包括并购。加大投入是肯定的,近几年跨国药企纷纷加大中国的研发、生产投入。但加大投入并不等于会加大并购。从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并购来看,这种并购是比较理性的,捷报比分的是“补缺性”的并购。 记者:您对2009年的中国医药市场走势有怎样的判断? 戴文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政府对医疗的投入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对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些有利因素都从不同层面加速了中国医药市场增长。随着新医改的推出和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医疗领域的投入,人们将能够支付基本的医疗服务,大病治疗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因此,我们相信未来的医药市场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快的增长。 杨伟强:2009年中国医药市场会在2008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一方面,不管怎么样,政府的医疗投入在不断加大,市场扩容的趋势不会改变;另一方面,新医改不可能一步到位,至少需要经过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完善推广。医改是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医院的改革如果没动,整个市场就只是小动,没有大动。政府不拿钱出来解决医院收入和医生收入的问题,整个市场就不会大变。 “新农合”是新医改的重中之重,2008年底农民工大量返乡,短期内经济不会明显改善,这部分人也必须得到医疗保障,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今年的关键词应该是“一高一低”??“高”指的是创新药,“低”指的是普药,这“一高一低”会发展得比较好。医疗保障范围的扩大,将捷报比分的病人纳入,带来用药量的上升和市场扩容。 但是外资企业也要考虑做出取舍,比如一些双跨品种,是不是要考虑转向OTC市场发展?因为OTC产品可以争取自由定价,减小政府主导定价的影响。个别外企过去没有进入中国OTC市场,或者在运作上不重视,进不进去或重视不重视都是战略问题,具体运作则是战术问题。从最近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些外企重新审视往OTC市场发展的策略,增加非处方药和健康产品投入,葛兰素史克和拜耳是其中的两个典型。 冀望新医改 记者:中国即将开展的新医改,您最关心的环节是哪些? 戴文睿:目前新医改在某些具体政策方面尚不明朗,比如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细节,如哪些产品可以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如何定价、如何生产和配送等等;另外,公立医院如何实行批零差率以及药品定价,特别是原研药的定价问题都是我们比较关心的环节。 庞纳博: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重要和积极的改革措施,如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国家加大卫生投入等。中国政府希望建立一个创新的社会,但首先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大环境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大前提。我们希望政府在制定新的医改政策时要营造一个鼓励制药行业不断创新的政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大患者能够用上安全、有效和不断创新的药品,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能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鼓励药品研制与开发企业在华贸易、投资与发展。 杨伟强:我最担心的是强硬推出不适应市场的政策,这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是不利的。政府部门利益需要制衡,部门利益之间需要协调。我关心的部分在于公立医院的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和药价改革。公立医院筹资问题不解决,公立医院的改革就不会那么快动起来,取消药品加成也不会马上推广。 记者:药价改革涉及到原研药定价改革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公司?对于药价改革,您有何看法? 庞纳博: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过渡期的药品价格政策,应维持原研药品单独定价,以使研发型制药企业能够继续生产并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服务,以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求,直到国内的市场成熟到仿制药达到与原研药同等的质量水平,或者市场机制可以理性地决定原研药品和仿制药品之间的差价。我们建议发改委可以制定衡量药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价值的量化标准,并据此来确定仿制药品与原研药品之间的合理价差,并重新设计一个替代产品类别如“优质品牌药”,以是否达到cGMP标准等作为单独定价的科学依据。 杨伟强:原研药单独定价的问题应该会得到一个解决,那就是原研药还会降价,但对于仿制药而言,原研药还会拥有相对高的价格,但高很多倍的情况不会再存在。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外企为促动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包括创新药的引进、医生的教育以及学术推广的营销模式等。药价改革也是个博弈的过程。 记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一涉及多方利益的制度建立上,您的意见是什么? 庞纳博:我们对于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非常赞同和完全支持。我们捷报比分的担心在于与此协同的药品定价及招标采购政策。就目前争议中的药品定价政策改革和现行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均存在把一些企业排除在外的风险,有违市场化经济全面开放的基本原则。我们与其他企业一样希望政府能用捷报比分的市场手段来提高效率。 杨伟强:首先基本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中西药并重,外资企业希望产品以现在价格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是很难的。其次我认为基本药物实施定点生产、统一配送,将市场垄断在少数企业手上是不大现实的,按照这种思路,没有一个药厂的产能足够大到能够供应全国,地方政府也会向卫生部游说,保护地方企业的生存,这里边会有很多“拉锯战”。 记者:您如何预测医改中的2009年,整个中国药业的走向以及外企在华的发展? 庞纳博:新医改方案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以及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均有益于扩大市场,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外资企业能否在此市场发展大潮中分到一杯羹,将取决于以下因素:政府对创新药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药物市场准入机制,医保报销目录的更新实施情况、设立国际标准的药品质量标准以及当前争议中药品定价政策改革。如果以上因素不能找到恰当的解决途径,外资原研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缩小,与本土仿制药企业的市场份额差也将拉大。 杨伟强:2009年中国医药市场还是会维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医改对药业的影响来看,因为政府投入在加大,总的来讲是利好的。但因为试点是从少数城市开始,大部分地区还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医改对市场的影响还不会马上就有所体现。 但是新医改会促使整个行业:第一,包括外资企业的新药开发力度加快,普药销售增长造成的缺口必须由新药来补,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会加快新药上市的速度;第二,新医改促使行业加大对非处方药的投入,尤其是外企会更明显;第三,新医改强调预防为主,疫苗的生产与销售会有比较好的增长;外资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投资策略上,既包括产品系列和主营范围的加大投入,也包括补缺性的并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