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09-10-09 02:9 来源:三农在线
近年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努力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切合资源禀赋条件实际、迎合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因地制宜确定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 江苏是全国畜牧业重要省份。2008年,畜牧业产值916.5亿元,居全国第9位,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27.6万吨、172.1万吨、61.1万 吨,居全国第12位、第5位、第16位。江苏也是全国典型的农区畜牧业省份,畜牧生产以食粮型的猪禽为主,生猪和家禽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87.4%。 区域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全省畜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畜牧生产向农业主产区转移、向饲料粮主产区转移、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苏北主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苏南主销区格局已经形成。 科技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发挥全省畜牧兽医科研推广优势,积极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畜牧生产科技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全省优质瘦肉型猪出栏比重为60%,优质家禽比重为61%,母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40%,肉猪出栏率160.8%,规模场奶牛平均单产水平7吨左右。 相关产业得到同步发展。2008年,全省饲料工业总产量达621万吨,工业总产值242.6亿元,分别居全国第8和第5位。全省兽药GMP企业109 家,销售总额突破33亿元。全省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3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50多家,加工产值400亿元以上。 坚定不移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2006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年均提高5%以上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55%以上,家禽达 75%以上,奶牛达85%以上。按照这一目标任务要求,各级农牧部门以“提高比重、优化结构、增加总量”为主线,始终把推进畜牧规模养殖发展作为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多策并举、大力推进。2009年二季度末,全省生猪、家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55%、78%和83%,有望提早完成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牢牢把握三大机遇。该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规模养殖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农户小规模养殖的快速退出,为规模养殖发展腾出了空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为规模养殖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传统养殖比较效益下降诱发了散户的快速退出,同时规模养殖在产品质 量和价格竞争中的优势逐步提升,进一步加速了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流向畜牧规模养殖,为生产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坚持多种形式并进。该省坚持既努力做大做强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又积极组织发展连片生产,培育区域化产业群、产业区和产业带。推进规模养殖,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三资”投入为主体,大力发展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畜禽规模养殖企业,产品市场以外销为主,实行订单生产,以销定产;二是以产业化龙头企 业为带动,实行“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和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将农户生产统一纳入公司管理,提高商品化基地建设水平;三是以规模养殖小区为重点,鼓励政府、企业领办、创办养殖小区,引导农户入区养殖,发展连片生产,提高中小规模养殖的组织化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该省在全面落实好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畜牧规模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的扶持力度。2006年以来, 省级财政已累计安排1.5亿元以上用于规模养殖圈舍建设补助,安排近1亿元用于畜禽排泄物沼气处理设施补助。2007年开始将畜牧规模养殖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实行季度通报、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安排相关项目经费的主要依据。从去年开始在全省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生产标 准化、产品优质化、生态优良化的要求,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开展达标验收授牌工作。2008年创建示范基地236个,今年再增建500个以上,力争到 2012年全省80%以上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达到生态健康养殖标准。 |